车胎被钉子扎了修复换胎补胎,是更换车胎,还是补胎呢?这是很多车主关心的问题,按被扎刺的部位简单划分为的话可以分为胎冠、胎肩、胎侧。
胎冠胎面部分被扎刺的创口直径如果≤6mm一般不会伤害帘线排列结构,补胎后不影响使用。胎冠被扎如有下列任意一种情况,建议更换。
3.胎肩及胎侧的扎刺必须使用热补,但也只能应急,建议更换。
扎胎可以说是每位车主不可避免的烦心事。很多朋友都有这种经历,不知道什么时候轮胎扎了一个小钉子,然后去修理店让师傅修补了轮胎,虽然师傅说不用担心,但有时候还是放不下心,但是换胎又觉得花费太大。那什么时候可以补胎,可以时候需要更换呢?
一、胎面损伤直径小于6mm 可以补胎。
轮胎胎面被钉子扎了或被其他物体扎破,孔径小于6mm一般是可以修补的,而幸好一般的细钉子直径都小于6mm,这种一般不会对帘线造成破坏性的损伤,所以直接到修理店补就可以了,师傅们也见多了。
其中常见的补胎方法有贴片冷补、蘑菇钉、热补修复换胎补胎,价格也是依次升高。
如果扎胎后拔出来没有漏气或者漏气非常缓慢,一般受损程度比较轻微,贴片冷补一般够用了,但长期使用有脱落风险,需要注意观察。
而如果是明显的贯穿类的开放性创口,这时候只能选择使用蘑菇钉或者热补。但热补对手艺及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处理得不好的话反而容易对轮胎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但现在一说到补胎动不动就蘑菇钉,这种情况也存在风险。因为使用蘑菇钉就像给轮胎“动手术”一样。肯定会对钢丝帘线原先紧密的排列结构进行扩张甚至破坏,就像房屋的钢筋被强行挤压、弯曲一样。随着时间和路程的不断积累,蘑菇钉补过的轮胎相比完好轮胎肯定要更容易发生事故。所以现在都是被误导造成滥用的情况非常多。
尤其很多轻微闭合性伤口,用贴片简单处理一下就足够了。使用蘑菇钉反而容易破坏胎内的帘线钢丝层。
二、不建议补胎的情况
1、胎面被扎如有下列任意一种情况,建议更换轮胎。
2、胎侧或者胎肩被扎。
如果是胎侧或者胎肩的扎钉、针眼,非常大概率已经破坏了帘线结构,而且只能进行热补,也强烈建议尽早更换轮胎!轮胎的结构决定了轮胎侧面补过的创口依然会在行驶中频繁承受巨大形变压力,只有热补的方式更稳妥,但一般热补需要专业设备及门店操作,非常考验技术,而且补过之后帘线的损伤也不可逆转,一样撑不了太久。修补后也建议不要上高速,尽早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