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只要是有过开车经历的小伙伴,一定都听过“动平衡”以及“四轮定位”这2个词,他们都是用来保证汽车稳定性、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但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到底什么时候该做动平衡,什么时候又该做四轮定位?
动平衡和四轮定位有什么区别?
其实简单来说,动平衡动的是轮胎,四轮定位动的是底盘。
动平衡是在补胎、换胎之后必须做的保养项目。四轮定位属于维修。在保证动平衡的前提下,出现跑偏、转向精度变差、方向盘不正、啃胎等故障,或者维修过悬挂、转向等系统,才需要做四轮定位。
动平衡是什么?
车轮是由轮胎、轮毂组成的,但由于制造上的原因,使这个整体各部分的质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匀。当车轮高速旋转起来后,就会形成动不平衡状态,造成车辆在行驶中车轮抖动、方向盘震动的现象。因此动平衡可以理解为车辆行驶时车轮之间的平衡,一般来说就是加装平衡块四轮定位,校正车轮各边上的平衡。
只要更换和维修过轮胎系统,就要做动平衡。不拆胎的补胎可以不用做动平衡的,但如果拆了胎,原来的配重平衡就没作用了,理论上是要再做过一次动平衡的。另外如果是一般汽车即使没有感觉也建议你做一次,尤其是在你感觉汽车四轮轮胎磨损不相符的时候。一般来说两年做一次即可!做动平衡也比较简单,拿着轮胎转啊转,跟薛西弗斯似的。
四轮定位是什么?
四轮定位,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好像是和四个车轮有关,其实不完全是这样。通俗地说,四轮定位就是通过调校车轮与转向、悬挂等各部件之间的几何角度,保证轮胎与地面的紧密结合。四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后轮外倾(角)、前轮前束以及后轮前束。需要注意的是四轮定位,四轮定位不需要像做保养一样定期做,一般如果车子没什么问题是不需要做四轮定位的。
如果发现自己的车开起来出现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以及不归位等状况时,一定要做一个四轮定位。
做四轮定位要动好几个部件,用的设备当然更高端,它能根据车轮上的夹具和传感器,检测出各种角度的数值。维修师傅再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调整。
调整完成后,设备需要复查一遍,如果数据满足要求,就算OK。人家一般会给你一份检测报告,可以看到调整前后的角度对比。